close














▲新竹市五所大學校園就業博覽會將開跑。(圖/新竹市政府提供)

新竹振道記者李介蓉/新竹報導

新竹市政府3日舉行校園徵才博覽會啟動記者會,宣布將和清華、交通、元培、玄奘和中華等5所大學合作,11日起陸續舉行「校園徵才博覽會」,提供逾3萬個就業機會。市長林智堅表示,新竹市是一個充滿夢想的城市,期盼整合資源、打造友善創業環境,協助年輕人圓夢,讓學子不僅在此求學、戀愛,更能在新竹市成家立業。

「希望透過校園博覽會的媒合,協助年輕人找到理想工作。」市府去年起整合市內5所大學舉辦校園徵才系列活動,林智堅表示,新竹市不僅是一座年輕的城市,更是最佳大學城市,他指出,日前英國全球高等教育分析機構QS(Quacquarelli Symonds)公布「全球最佳大學城市」,台灣僅有台北市和新竹市入榜。

為了協助青年實踐夢想,林智堅說,市府結合工研院資源,在清大創新育成中心成立「新竹市創新產業加速中心」,提供專業創業輔導團隊和技術媒合。此外,市府也在舊城區的東門市場,和清大合作成立「東門青年基地」,提供青年創新創業空間。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桃竹苗分署分署長丁玉珍說,勞動部、新竹市政府和五所大學合作舉辦校園博覽會,將有360家廠商、逾3萬個就業機會進駐校園,她表示,今年度桃竹苗地區平均每個人有1.7個工作機會,鼓勵新竹市學子把握這次就業博覽會,找到適合工作。

「勇往職前 創薪未來」校園就業博覽會系列徵才活動記者會上午舉行,丁玉珍分署長、元培醫事科技大學校長林志城、清華大學學務長謝小芩、交通大學就輔組專員鄒立宇、中華大學副校長鄭芳炫和玄奘大學副校長曾光榮,以及議員劉聲正、曾資程和林盈徹都到場支持。

勞工處黃錦源處長說,新竹市不只充滿創業機會,更積極為勞工打造良好就業環境,市府今年投入超過4700萬元,協助勞工就業並改善勞動條件,在青年方面,也規劃講座、參訪和研習,希望協助青年順利踏入職場。

勞工處表示,青年朋友及市民可先上官網出國團費刷卡優惠瀏覽各校就博會資訊,如有徵才活動相關問題,可撥打1999市民服務專線,或洽詢新竹就業中心03-5343011、勞工處青年事務與勞工福利科。



海外刷卡現金回饋 2018

【楊勝凱/綜合報導】18日無疑是今年澳網台將最黯淡的一天,台將包括女雙詹詠然/詹皓晴、莊佳容和男雙楊宗樺/謝政鵬、盧彥勳等4組6人在澳洲網球公開賽雙打首輪登場,可惜竟連吞下4場敗戰,除混雙詹詠然、詹皓晴外,台將在今年澳網雙打部份只剩詹謹瑋1人。

台將雙打今在澳網全員出動,唯一排名第6種子的詹家姊妹詹詠然/詹皓晴,雖然今年在奧克蘭、雪梨兩地都還沒開張,而且澳網女雙首輪就遭遇到去年在東京泛太平洋女網賽首輪曾讓她們吃鱉的中國組合梁晨/楊釗煊。

詹家姊妹在一開賽氣勢如虹,連續在第1、5局二度破發下,一度取得4比1領先,眼看著首盤勝利將到手,但不料詹家姊妹再度斷電,先是在第6、8和12局三度被破發,連續被對手拿到6局,反倒以5比7讓出首盤。

第二盤氣勢仍舊低迷,第2、4局再被二度破發,一開始就以0比4落後,雖然在第5局成功破發扳回兩局,但最終還是以2比6吞下敗戰,今年新賽季已吞下3連敗而一勝難求。

其他莊佳容與美國吉布絲(Gibbs)組合以1比6、5比7敗給第2種子、三座大滿貫得主瑪特珂B. Mattek-Sands/薩法洛娃Safarova組合;男雙楊宗樺/謝政鵬以1比6、4比6敗給巴達提斯M.Baghdatis(賽普勒斯)/慕勒G.Muller(盧森堡);盧彥勳與瓦塞利J. Vesely組合也以3比6、2比6敗給澳洲組合波梅斯M.Polmans/懷廷頓A.Whittington。

★更多相關新聞

詹家姊妹爆冷輸 台將倒一堆胖鵬配直落二吞敗止步澳網首輪澳網男雙賽事 盧彥勳首輪出局澳網首輪對手因傷棄賽 謝淑薇晉64強澳網反撲失利 莊佳容女雙首輪出局

政治環境學宣稱:「所有的環境議題都是政治化的」,在2018信用卡繳學費分期零利率全球溫室氣體減排的議題上更是如此。英國學者《第三條路》的作者紀登斯曾說:「這個世界欠缺一套環境變遷政治」,這個斷語,在2016年底似乎已被打破,因為去年11月,聯合國祕書長宣布《巴黎協議》正式生效,眼看各國要共同遵守協定,攜手開始打造「低碳生活」社會。

旅遊信用卡哪家好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 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489561879560-0'); });



紀登斯認為真正要解決氣候變遷問題,必須由各國政府由上而下統籌規畫與執行,光靠公民社會與科技創新是不足夠的,唯有各國法律約束及國際公約監督,才能達成公共政策與經濟匯流,把各種福利、住商、建築、產業、交通、能源政策「打包」在一起,形成由中央到地方到社區的「管制型趨近」,需要有一堆「保證型」國家聯手執行,這個聯盟的雛形在2016年因為中美聯手而呼之欲出。然而,11月中川普當選美國總統,出現了「黑天鵝」。

if (typeof (ONEAD) !== "undefined") { ONEAD.cmd = ONEAD.cmd || []; ONEAD.cmd.push(function () { ONEAD_slot('div-inread-ad', 'inread'); }); }





川普政府3月中旬公布了2018年預算,大幅增加國防預算,相映照的則是大砍環保署預算達1/3,刪減其環境執法、大型區域環境整治及清潔能源相關計畫的預算。現任環保署長並放寬化石能源開發的相關環境法規,取消限制火力發電相關的「清潔能源計畫」;再生能源工業因此雪上加霜,一片哀號。有關氣候變遷監測及清潔能源的科技研究預算也大幅刪減,川普顯然心意已決,要大力增加自產化石能源,達成能源自主,並得以操縱國際能源價格槓桿,擺脫中東能源供應掣肘的國際政治情勢,徹底轉變石油地緣政治,其首要步驟就是對能源工業放寬環保限制,放鬆溫室氣體排放管制,並收回《巴黎協議》的同意,回到原來美國一貫反《京都議定書》的保守立場。在現代化過程中,美國排放了最大量的溫室氣體,穩居「歷史排放」及「人均排放」的第1名。2006年以來,中國的絕對排放量躍居全球第1,若要持續維持以往近20年來10%上下的經濟成長,這個排放量上升的態勢只會越演越烈,成為全球指責的對象、外交折衝的軟肋。歐盟國家的減碳攻勢先在2008年因為世界金融風暴而鎩羽,歐洲碳交易市場的碳價格跌落到1/10以下;近年又因石油價格狂跌,再生能源產業紛紛破產,風力與陽光發電裝設靠國家補貼苦撐待變,2016年年底雖通過《巴黎協議》,但已強弩之末,英國雖然高喊深度減碳,卻也做出脫歐決議。歐盟作為一個主要的減碳政治體已自身難保。因此,全球「氣候變遷政治」已經形移勢轉,短期來看,中、美兩國在放鬆溫室氣體管制,豪放使用化石能源的短期經濟利益上相當一致,即將進行的習川會,兩位領導人可能會形成新的「排碳」聯盟。(作者為台灣大學教授、環保署前署長)(中國時報) var _c = new Date().getTime(); document.write('');







if (typeof (ONEAD) !== "undefine信用卡刷團費優惠d") {

ONEAD.cmd = ONEAD.cmd || [];

ONEAD.cmd.push(function () {

ONEAD_slot('div-mobile-inread', 'mobile-inread');

});

}




D69EB68DA4ADF54B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yerso6l14h 的頭像
    myerso6l14h

    生活好康活動

    myerso6l14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